崎岖不平的山路上,约两千装备精良的土兵正缓缓而行。是的,装备精良,虽然是土兵,却拥有十余门橐驮炮、数百支火铳和大量的兵甲军械,论装备一点儿也不比战兵差。
“人域康巴”,指挥这两支人马的是两个典型的中年康巴汉子,虽然肤色较黑,却面容坚毅,自带着一股英雄气。一个是穆坪总兵兼土指挥使坚参南哈,另一个是德格总兵兼土指挥使丹巴次仁。康绒行省是较早归顺大卫的行省,坚参南哈、丹巴次仁二将很早便追随莲大可汗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因而不但被授与世袭的土指挥使官职,还被封为总兵,麾下的土兵也得到朝廷拨给的大量军械,装备精良。此次二将是奉大可汗的谕旨率军由嘉绒地区进入松藩,据说大可汗亲自给他俩写了仙翰,说嘉绒与松藩同文同种,让他俩带着麾下的嘉绒土兵去松藩联络当地土司协助征南大将军西日莫进攻川北和陕南。可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收到至尊的仙翰,二人得信后倍感荣耀,立即各精选出一千精锐私兵挥师东进。虽然只有两千人马,却皆是领地内最勇猛的战士。
“坚参南哈总镇,前面便是松藩卫城,不知道卜儿吉细他们拿什么欢迎咱们?”丹巴次仁笑眯眯地问坚参南哈。同为嘉绒人,他们和松藩众土司关系很好、相互间经常贸易,恰如来好友家作客般。
“还能有什么?不外就是烈酒和美丽的女奴罢了?咱们又不是上师,难道卜儿吉细还舍得将自己的亥扣夫人布施给咱们?”坚参南哈放声大笑,提及“美丽的女奴”时双眼放光。
果然,刚行至松藩卫城不远处,松藩大大小小的土司便在漳腊营土司嘉纳巴、松潘中营土司卜儿吉细等人的带领下迎接“王师”。莫看坚参南哈、丹巴次仁拿卜儿吉细等土司乱开玩笑,可面对有着上师身份的嘉纳巴可一点不敢怠慢,恭恭敬敬地行礼。
“阿弥陀佛!两位总镇光临松藩,实是佛祖的意思。快请入城歇息”,嘉纳巴双手合什回礼,殷勤地引二将入城。这一夜,果如坚参南哈所料,松藩的土司们拿出各色山珍海味、美酒佳肴,还有年轻貌美的女奴们招待贵宾。
毕竟是大卫国的总兵,二将仅快活了一夜便不再放纵,次日一早强烈要求松藩的土兵随自己一起去攻打龙安府。大卫国最重军功,立功受赏时不我待。松藩众土司早将各自的私兵集中于卫城,欣然从命。约莫四千余松藩土兵,加上二将带来的两千精兵,卫军的兵力达到六千多人,气势汹汹往龙安府杀去。
——
“国事艰难!诸公可有什么指教吗?”龙安府治平武县的副将府内,龙安参将署松潘副将事徐学易愁眉苦脸地问潼川参将余先贵、游击赵文魁。他真的很烦恼,卫国征南大将军西日莫的大军已经攻占潼川和成都,很快便会北上龙安、保宁二府;屋漏偏逢天下雨,刚得到消息,西边松藩卫的土司斩杀参将冯可友降卫,这意味着龙安府的西边也面临着危险。而放眼龙安守军,即便加上由潼川府逃过来的余先贵部三千兵马,也不过七千余众。如何能是对手?
“大清国势已衰,恐非人力能挽回。只可惜李督宪瞧不出这一点,唉!”余先贵长长地叹息,表面上为大清哀叹,暗地里却是在试探。他着实被卫军的强大吓破了胆,身为潼川守将,一矢未发便弃城逃跑,如今更是动了降卫的心思。
“吾等深受李督宪厚恩,如今正是报答之时,督宪未说降卫,万万不可归降!此等时节,还须精诚协作,以御强敌才是”,徐学易是川陕总督李国英亲信,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末将愿听从徐副戎调遣”,游击将军赵文魁是徐学易的心腹,见徐副将亮明态度,立即大声支持。
“既然如此,不如吾率军守江油抵御西日莫,二位将军分守浦江关、黄阳关,防范松藩土兵。如何?”,余先贵转了转眼珠问。此时他已生降念,守江油是假,献江油城于卫拉特之狼是真。
徐学易却对余先贵不放心,此人当初没有胆量守潼川难道今日便有胆量守江油了?若是再逃跑,岂不是害了我军?想了想开口道:“我军兵少,若再分兵,难免被卫军各个击破。不如放弃诸县,集中兵力守平武城。如何?”
“江油乃龙安卫重地,万不可丢。还是让吾去守江油吧”,余先贵已萌降念,不肯听从。
“军报军报”正僵持不下间,忽然有心腹小校送来军报。
徐学易拆开观看,猛然大笑起来,谓余先贵曰:“余参戎,咱们不必争了,李督宪已率军进入龙安,快随吾一同迎接。至于防守的事,等他老人家来了再说”。
——
年近六十的川陕总督李国英率两万三千大军由汉中进入了四川龙安府,虽已年近甲,却生得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先在左良玉麾下做总兵;后随左梦庚降清,被编入汉军正红旗;再然后随豪格入川讨伐张献忠,并在豪格回京后主持四川军事,屡次击败夔东十三家义军、张献忠余部,并在李定国两蹶名王、清廷有意放弃西南之地与南明议和的关键时期,上疏清廷应该尽快出兵夺回四川,并以四川为基地再收复滇、黔,乃至西南全境,强调向三巴用兵需依水路规划,“破敌之法必须水陆并进…战船粮船二者皆不可少”。最终,他以少量军队守住川北。因为在蜀地待的时间很久,在四川清军中极有威信,听说他来,徐学易、余先贵、赵文魁等早早便立于城门外迎接。
骑着黑马的李国英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末将参见督宪”一见到他,徐学易赶忙行礼。
“徐大炮当了参将变斯文喽,这么讲礼节倒让老夫差点没认出来”,徐学易说话中气足,声如洪钟,因而军中有人给他起了个“徐大炮”的绰号。李国英毫无架子,开起徐学易的玩笑,又和煦地朝众将逐一打招呼,弄得众人心中暖洋洋的。
“军情紧急,莫要在城外待着,赶紧随老夫入城议事”,打完招呼,李总督也不废话,立即招众人入城。(本章完)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